
当一位身患B型血友病的蒙古族汉子回到他梦中的马背上,当易碎的“玻璃人”摆脱终生注射的枷锁,回归到日常生活。这背后,是信念医药团队多年的研发攻坚,是监管、创新企业、研究者、CRO等各方共同创造的生命奇迹。
今年4月,由信念医药自主研发的国内首款 AAV 基因疗法波哌达可基注射液(BBM-H901注射液,商品名:信玖凝)获批上市,用于治疗中重度B型血友病成年患者。作为一体化研究服务平台,泰格医药(300347)为该基因疗法的临床研究提供了全生命周期服务。
近日,我们专访信念医药运营副总裁蒋威博士,解码这款 “一针焕新人生” 的创新疗法如何在技术突破与专业服务的双重加持下,成为基因治疗赛道的 “标杆”。
基因疗法的“中国答案”,让“终生治疗”变“一次给药,长期有效”
B型血友病是一种遗传性出血性疾病,由凝血因子 Ⅸ(FⅨ)缺乏引起[1]。长期以来,患者主要依赖终生频繁接受静脉注射凝血酶原复合物(PCC)或凝血因子Ⅸ 进行替代治疗[2,3]。患者持续频繁出血易导致关节结构和功能损伤严重,致残率居高不下[4]。这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身体痛苦和生活不便,也伴随感染、血栓等风险[2,3],高昂的治疗费用也让患者家庭长期背负沉重的经济负担。
在血友病领域,基因疗法是目前最为先进和前沿的治疗手段,在波哌达可基注射液之前,全球范围内仅有2款被监管机构批准用于血友病治疗的基因疗法,此前国内更是没有相关产品获批上市。
“对B型血友病患者来说,替代治疗是‘一辈子的战场’—— 需要长期注射凝血因子,年治疗费用可达数十万元,还可能因产生抗体失去疗效。” 蒋威博士提起患者困境时语气沉重,但话锋一转,眼中满是自豪:“波哌达可基注射液的获批,有望改变现状,摆脱终生治疗的命运,实现‘一次给药,长期有效’的效果。”
这份底气和自豪感源于波哌达可基注射液扎实的临床数据。
2024年12月,信念医药在第66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发布的Ⅲ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接受基因治疗后随访52周时,受试者年化出血率(ABR)均值为0.6,平均FⅨ活性达到55.08 IU/dL(基于SynthaSIL aPTT试剂的一期法),外源性FⅨ药物的平均输注次数从治疗前的58.2次/年降至治疗后的2.9次/年。26名受试者中的21位(80.8%)在治疗后未出现出血事件,且所有受试者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5]。早期IIT研究接受治疗的患者,经过5年随访,FIX活性依然稳定保持在较高水平。
如此优异的临床效果,得益于信念医药深厚的技术积累。
信念医药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及首席科学家肖啸博士多年前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就选择了当时极为冷门的腺相关病毒(AAV)进行基础生物学研究,而这种“坐冷板凳”的坚持,让他成为了基因递送技术的权威。
作为业内广为应用的“三质粒转染”技术的发明者,肖啸博士早在1998年发表的论文中,便首次系统阐述了这一方法,即通过三种质粒共转染HEK293细胞的方法来高效生产重组AAV病毒颗粒[6],这一系统后来成为基因治疗领域被广泛采用的标准工艺之一。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目前,信念医药已在临港建成了15000平方米的商业化生产车间,成为亚洲最大的基因疗法生产基地之一。
此外,信念医药还拥有先进的腺相关病毒(AAV)衣壳发现平台,已开发多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程化改造的新型衣壳,具有更高的递送效率,更强的组织靶向性,更低的免疫原性。
从 “同闯新领域” 到 “全流程护航”,专业服务的 “协作样本”
事实上,波哌达可基注射液并不是国内第一个进入注册临床阶段的AAV基因疗法,之所以能够后来居上,成为首个获批的产品,在蒋威博士看来,除了信念医药强大的研发能力、产品本身过硬的实力,也得益于研究者大力支持、前期充分的IIT研究、监管的鼓励,以及泰格医药等合作伙伴的专业支撑。
“注册临床阶段,我们需要一个懂监管、懂临床的伙伴,泰格是当之无愧的选择。” 蒋威博士回忆,泰格医药从竞标阶段即展现出的专业能力、学习能力和担当,让信念毫不犹豫地伸出合作橄榄枝。
泰格医药助力了波哌达可基注射液临床开发的多个环节,凭借专业能力与高效执行力,全方位保障研究顺利推进。
负责该项目的泰格医药早期临床事业部高级项目经理邓亚红说:“泰格医药团队专业人员依靠强大的专业背景,给申办方团队提出了很多针对性建议,并积极协调资源加速项目进度。比如在随访阶段正处疫情期间,泰格团队对接各方,积极协调,最大程度减少疫情封控对随访的影响;在现场核查阶段,泰格医药团队凭借丰富项目经验进行了充分准备,确保核查顺利通过,团队高效执行也赢得信念医药的高度认可。”
泰格医药早期临床事业部项目总监郑慧芳表示:“作为中国首个申请上市的AAV基因治疗药物,我们没有直接可借鉴的成熟经验,但依托泰格医药清晰的系统流程和精细化的操作管理,团队成功攻克一系列技术与执行难题,为快速推进项目进度,助力产品获批贡献了应有之力。”
“从递交IND申请,到产品最终获批,整个项目仅历时不到四年。我们几乎在各个环节都做到了最快,这个过程也得到了监管的大力支持。”蒋威博士表示。比如,波哌达可基注射液被CDE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优先审评品种”名单,在审评审批方面给予了大量资源。作为国内首个获批的AAV基因疗法,也给后续相关产品的研发,提供了可参考的经验。
做患者买得到、用得起的基因治疗药物
2018年信念医药成立时,两位联合创始人肖啸博士与郑静博士就为公司定下了“做前沿的基因治疗药物,帮助患者买得到、用得起”的使命。
“买得到,就是要研发出我们自己的基因疗法;用得起,则是要尽可能地降低治疗费用。”蒋威博士如此解释。而得益于信念医药的自主知识产权,先进的生产工艺和强大的生产能力,能够打破进口依赖,向这一目标迈进。
目前欧美已获批的B型血友病基因疗法治疗费用高达350万美元[7],折合人民币超过2000万元,这对于绝大多数患者来说都是天文数字。据悉,国产波哌达可基注射液在中国大陆的单瓶价格为9.3万元人民币。根据说明书,每位患者治疗的具体用药量(即瓶数)按照患者体重计算。再借助北京病痛挑战公益基金会发起并运行“友”爱相助——血友病慈善援助项目的援助,患者自付的治疗费用最高不超279万元[7]。同时相比于常规的替代治疗需要每年数十万元的长期治疗成本,在患者的全生命周期中,基因治疗的效果更好、总成本更低。
如今,波哌达可基注射液成功惠及众多B型血友病患者,重启自由人生,而信念医药的多个基因疗法管线也正在加速推进研发中。
信念医药管线(来源:信念医药官网截图)
蒋威博士介绍,目前信念医药治疗A型血友病、杜氏肌营养不良症 (DMD)等罕见遗传疾病,以及帕金森病、骨关节炎、HPV感染相关疾病等慢性疾病的多个基因疗法管线均推进至注册临床阶段。对于未来,他也十分期待通过与泰格医药的深度合作,加速临床开发进程,让基因治疗惠及更多患者。“在基因治疗这个需要‘长期投入’的赛道上,只有稳定、专业的伙伴,才能一起做出更多让患者‘买得到、用得起’的好药。”蒋威博士表示。
而这份期待,也与泰格医药的布局不谋而合。目前,泰格医药已专门成立服务 CGT(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在内的多个专业治疗领域服务业务线,整合集团内各个业务板块专家等核心资源,为这类 “高难度、新领域” 项目提供定制化服务。
信念医药与泰格医药的协作,不仅是企业间的共赢,更是中国基因治疗行业的缩影 —— 当技术突破遇上专业服务,当企业使命呼应临床需求,就能诞生改变生命的 “中国方案”,让更多 “不可能” 变成 “患者的新生”。
广瑞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